首页
新闻头条 宣传信息 未 成 年 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我们的节日
要 闻 “双争”进行时 高层动向
要闻轮显 “双争”光荣榜 领导活动
图文简报 魅力唐山
他山之石 热点评论
文明视频 文明微博
专题活动 工作提示
  唐山文明网首页 > 要闻轮显
又到丁香花开时
来 源:唐山劳动日报
发表时间:2022-04-28
字体:[][][]

又到丁香花开时

——李大钊英勇就义95周年的追思与告慰


  图为李大钊故居内,当年由李大钊亲手栽植的丁香树。刘江涛 摄
  “一年又一年,丁香花儿开;你是为谁等待,你是为谁栽……”
  又到万物萌发季,“南湖剧院”线上直播的《更待丁香开·少年李大钊》等剧目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将人们的思绪带回95年前——
  1927年4月28日,在受尽严刑拷问后,作为“播火者”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以燃尽自己为代价,照亮了中国的路。
  斯人已去犹忆影,丁香花开魂依旧。值得告慰的是,正如那直播的主题曲所唱,历经百年奋斗,“情依旧,梦常在,笑看盛世迎春来……”
  (一)
  在李大钊的老家乐亭县,青春广场南侧,有条路通往“富强街”,尽是繁华。
  在风雨如磐的暗夜,李大钊曾从这走出。
  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的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愈益腐朽,让中华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在探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然而都以失败告终。
  那么,中国将何去何从?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李大钊以敏锐的眼光和卓识的远见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拯救中国的导星。他向全人类发出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转眼百年,风云变幻。
  这一诞生于西方的思想,在遥远的东方开花结果——
  李大钊等先驱创建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让带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预言成真,而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历经考验仍风华正茂。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一代代共产党人“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4月19日凌晨,市民还在梦乡,本轮疫情却悄悄来袭。市委组织部连夜印发“万名干部下基层”的紧急通知,在沉寂夜空传递着一个信念——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就在身边。仅半天时间,全市就有50211名党员、干部、职工就地下沉,以“党旗红”守护“健康绿”。
  在距离新冠病毒最近的“风暴眼”,P2实验室的秦磊已在盛华冷库零下30摄氏度的冷库中持续采样3小时。“我们都来自市疾控中心检验党支部,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中重温‘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把危险留给自己”。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各种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地摆在面前。“追随先辈遗愿,从信仰中获得方向,在磨砺中淬炼精神,才能满怀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宗玉田说,这是超越小我,献身整个人类的理想与情怀。
  (二)
  “四野麦陇青青,遥望村落,人家烟树,俱于沈寂清静之中……”1917年也是春夏之交,李大钊从北京回到老家大黑坨村。
  趁着回乡小憩,李大钊不忘体察民情,四处倾听父老乡亲对于国家大事的看法。听到的,却不像那田园光景恬淡平静,而是暗潮激涌——
  在唐山煤矿,万一劳动过度,死一匹骡马价值百元;而工人若是死了,不过三四十元。“工人的生命,尚不如骡马的生命。”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文愤慨。
  “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 “中国不欲振兴实业则已,如欲振兴实业,非先实行社会主义不可。”……李大钊奔走相告,组织革命力量:“工人”二字联在一起就是一个“天”字,无产阶级的力量无比巨大!
  当喧嚣淹没在时光的尘埃,真知沉淀在历史的河床,力量在积蓄中勃发。
  时光荏苒,憧憬成真:亿万中国人民早已当家做主,行使主人翁的权利;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8亿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达到75%……
  目光回转。渤海湾畔,海天同蓝。
  皮带管廊凌空飞架,画出一道飞虹;氢能重卡悄然开启,穿过阵阵涛声……秉承“世界最清洁钢厂”的基因,“未来工厂”——河钢唐钢新区崛起在盐碱滩涂。
  新区东侧,中国钢铁行业单体投资最大的外商合资项目——河钢浦项高端汽车板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为阵阵打桩声伴奏的波翻浪涌,永不停息。
  大钊先生回眸应笑慰。
  当今世界,风起云涌。“作为故乡人,唐山市更要发扬李大钊敢为人先的朝气,才能在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中永立时代潮头。”唐山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张丽娜说,“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真理之光引领复兴征程。
  (三)
  “君子之风,山高水长”。在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的“献花留言”一栏,网友李欣睿献上一束君子兰。
  虽然纪念馆因疫情暂时关闭,但是很多网友与李欣睿一样,通过线上VR展厅参观,追慕英烈风骨。
  轻点鼠标进入展厅,两尊铜像一着长衫一穿西装,坚定的目光凝望同一个远方。正如当年诗云: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李大钊)与南陈(陈独秀)。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
  果然,1921年7月23日,红船启航。“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在另一处凝刻历史的展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遥相呼应,被编号为0001号。它,就是李大钊就义的绞刑架,斑驳着腥风血雨。
  那是1927年4月28日下午,李大钊等人被敌人押往刑场执行死刑。他第一个走上绞刑台,“态度极其从容,毫不惊慌”。此前,早有人得闻风声劝他离开笼罩白色恐怖的北京,然而为了革命事业,他早已置生死于度外。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何先烈视死如归?
  敌人在严刑拷打李大钊毫无所获后,又企图用亲情打动他松口。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在法庭上,父亲瞅了瞅我们,他的心似乎并没有放在我们身上,而是被一种伟大的力量笼罩着。这种伟大的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所说的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他无畏,因为预见了无限光明。绞死他,却绞不死共产主义;红花的种子,已遍播祖国大地。
  前人播种,后人耕耘——
  “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党史系统开展‘红心唐山行’主题活动”……今年初,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发出号召赓续红色血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英烈魂永在,我辈当争先”……纪念日到来之际,作为大钊校友的唐山一中大钊班学生立下誓言,“青春之我”奋力奔向“乃在将来”的“黄金时代”;
  ……
  李大钊年少时,曾在院内手植一株丁香,如今已亭亭如盖,芬芳四溢。愿曾经那个少年循着花香,透过历史明眸,望见盛世繁华。
  记者 张晓悦
责任编辑:杨 博宇
W020200820293866486240.jpg
timg (3).jpg
111f.jpg
卢林
W020181113323896922539.jpg
张翎
微信图片_20200410112247.png
余秋雨文学十卷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河北省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080054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