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头条 宣传信息 未 成 年 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我们的节日
要 闻 “双争”进行时 高层动向
要闻轮显 “双争”光荣榜 领导活动
图文简报 魅力唐山
他山之石 热点评论
文明视频 文明微博
专题活动 工作提示
  唐山文明网首页 > 唐山文明网--专栏 > 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 殡改先行——唐山推进殡葬改革综述
来 源:唐山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9-04-12
字体:[][][]

  又是一年清明时。生态安葬,文明殡葬,让逝去的亲人回归自然,已悄然成为我市新的殡葬潮流。

  “海葬是父亲多年的意愿。”3月30日,在唐山市殡葬管理处前来报名参加海葬的市民络绎不绝,排队等待的王兰香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唐山开展海葬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父亲身边也有朋友选择这种方式,节约土地又环保生态。如今政府为我们免除了基本费用,更觉得父亲的选择是正确的。”

  自2003年以来,我市举办了21次海葬,报名人数逐年升高,唐山已成为全省举办海葬次数、骨灰撒海数量、参加人数最多的城市。

  海葬等生态安葬得到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是我市推进殡葬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民政系统不断加快殡葬改革步伐,倡导生态殡葬和移风易俗,努力促进殡仪服务优化提升,推进殡葬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使绿色殡葬、文明祭祀的理念深入人心。

  移风易俗 深化改革

  给生者以慰藉,予逝者以尊严,是殡葬工作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而殡葬改革是一项既关系百姓生活又与社会各个领域紧密相关的系统工程,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难点工作。

  着眼于更好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我市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狠抓以治理乱埋乱葬乱堆坟头、二次发丧、丧事大操大办及封建迷信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治理”。而解决骨灰处理问题是抓好“三项治理”的基础,我市从2003年开始积极推行海葬,目前已成功举办21次海葬活动,共有3119具骨灰撒入大海。为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自2016年起,凡唐山户籍城乡居民死亡后进行海葬的,免除基本费用。

  移风易俗,制度先行。针对丧事大操大办、骨灰装棺再葬、乱埋乱葬等突出问题,我市不断完善殡葬管理制度,先后出台文件,对相关问题进行治理和规范,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推行火葬和生态安葬,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文明低碳祭祀。清明节期间,下发规范殡葬管理倡导文明祭扫的通知,向全市党员干部发出推进殡葬改革文明祭扫倡议书,在新闻媒体和街道、村(居)公开栏、殡仪场所广泛宣传,并广泛开展鲜花换烧纸活动。

  为强化殡葬市场管理,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民政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印发《全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确定了三大类20项整治重点任务,整治了公墓建设违法违规问题,规范了宗教活动场所设立骨灰存放设施,加强了殡葬服务、中介服务及丧葬用品销售的监管,对个别未明码标价、标价不醒目,违规在社区治丧、搞迷信活动,非法销售丧葬迷信用品等行为进行整治。其间,工商部门出动车辆2107台次、4495人次,检查商户1588户次,查处取缔非法制销封建祭祀用品点92个,没收祭祀用品4350余公斤。同时,查处了医院太平间对外承包、违规开展殡仪服务的行为。为抓好火葬工作、火化设备环保改造工作,按照“火化率只许升不许降”的要求,对火化率不高的重点县进行了整治督办,对殡仪馆火化炉进行了环保改造。目前,全市殡仪馆火化炉、遗物焚烧炉和祭品焚烧炉已全部完成改造,完成率100%。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是民政人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为文明殡葬写下的新注脚。

  利民之事 丝发必兴

  路北区袁女士的丈夫今年2月28日不幸因病去世,留下数万元丈夫治病时欠下的债务。在过去,安葬会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但在今年普惠型殡葬服务政策下,袁女士顺利地办好了逝者的“身后事”。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殡葬管理工作作为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来抓,把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健全领导机构,明确部门职责,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主抓,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殡葬改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建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社会参与”的市县乡村四级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体系,形成了组织健全、责任落实、配合紧密、信息畅通、执法严明的殡葬管理网络。

  利民惠民,硬件是基础。我市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对殡葬管理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目前,全市共有殡仪馆、殡葬管理所11个,经省民政厅审批的经营性公墓13处,经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公益性公墓391处,公益性骨灰堂213处,年火化遗体量约4.6万具,火化率达到91%。市财政投入1.38亿元对市殡仪馆进行整体改造,殡仪馆新建人民公祭堂可满足今后10年的需求,采用国内最先进环保的设施,实现了馆内“无尘、无烟、无味”,硬件条件基本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2017年被评为全国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

  为进一步减轻城乡低收入群众的殡葬消费压力,我市按照《河北省加快推进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指导意见》,积极出台惠民殡葬政策,建立殡葬救助保障制度。从2013年起,全市实行免除城乡低收入困难人群基本殡葬服务费,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百岁老人和县以上公安机关开具允许火化证明的无名遗体,免除基本殡葬费用。迁安市、丰南区、曹妃甸区、迁西县、滦州市等5个县(市、区)均已实行全民普惠殡葬政策,基本服务费用全部由财政负担。自今年1月1日起,在市中心区实行普惠型殡葬服务政策,全面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共计820元。同时,对具有路南区、路北区、开平区、古冶区、高新区户籍的逝者遗体火化后参与海葬的,每具骨灰免除撒海费用900元。

  以人为本 服务市民

  “为不断提升殡葬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我们实行了全程引导服务、个性化上门服务,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拓展殡葬守灵等业务,并通过唐山殡葬官网和市殡葬管理处微信公众号宣传殡仪服务动态,方便家属查询相关信息,利用数字支付手段为不方便到市殡仪馆续费的家属提供网上续交骨灰寄存费等服务。”市殡仪馆馆长么斌表示。

  为了满足多样化的祭奠需求,我市为市民提供了诸多富有特色的祭奠平台。

  ——建设地震罹难人员纪念墙。唐山是一座历经灾难摧残的城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给唐山人民留下了沉痛的创伤,不忘历史、纪念逝者是广大群众的基本愿望。为满足广大群众的祭奠需求,我市专门建成了南湖地震纪念遗址公园,设立地震罹难人员纪念墙,凡是能确定的地震罹难人员姓名全部镌刻在纪念墙上,引导广大群众采用鲜花、诗赋等方式进行祭奠,引导丧俗向健康、文明、环保、时尚的方向转变。在“7·28”纪念日和清明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志愿者行动,为群众提供位置查找等服务,每年接待祭扫人数达10万余人次。

  ——开通“唐山7·28纪念网”。为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纪念大地震中遇难亲属的需求,我市投资50万元,于2007年开通“唐山7·28纪念网”。网站推出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开设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社区公祭等活动,大力倡导以网上信函、音像等文明环保的形式祭扫,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追思载体,减轻公墓集中祭扫时人车拥挤的压力,体现了创新、环保、和谐的时代理念,实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和谐统一。

  ——设立海葬祭奠平台。为解决骨灰撒海后亲属无处祭奠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市民对骨灰撒海的认同感,我市在殡葬管理处官方网站建立了网上纪念馆,为家属提供追思及悼念的平台。

  破冰扬帆正前行,殡改工作任重而道远。“移风易俗,是中央、省、市交给我们的重要改革任务。而殡葬改革是移风易俗的‘牛鼻子’。”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满表示。“今年全市民政系统将以‘高质量发展突破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三深化 三提升’活动要求,科学谋划推进殡葬改革,依法管理殡葬行为,用实际行动践行惠民诺言,不断推进全市殡葬服务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记者 闫妍 通讯员 陈天荣 韩精精)

责任编辑:王 舒
河北省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080054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