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头条 宣传信息 未 成 年 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我们的节日
要 闻 “双争”进行时 高层动向
要闻轮显 “双争”光荣榜 领导活动
图文简报 魅力唐山
他山之石 热点评论
文明视频 文明微博
专题活动 工作提示
  唐山文明网首页 > 唐山精神文明建设图文简报
唐山精神文明建设图文简报——2021年第13期
来 源:河北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1-06-16
字体:[][][]

唐山张雪松:激情岁月 创造中国速度的高铁工人

 

  

  

  ▲张雪松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正在操作机器人,准备对动车组车体进行轮廓测量。

  

  ▲张雪松(左一)在焊接机器人设备旁为技工讲解自动焊焊接原理。

  

  阅读提示

  2008年8月1日,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今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制造的我国第一列时速3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投入运营,提速中国高铁时代。

  在中车唐山公司,以动车组车体制造技术攻关为目标,铝合金厂的高铁工人以“全国劳动模范”张雪松为核心,逐渐凝聚成一支高水平技术工人团队——张雪松劳模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的核心、骨干成员共32人。其中,党团员人数占四分之三以上。共产党员、优秀高铁工人、劳动模范,这三个身份,在名单中许多成员身上高度重合。

  他们是创造中国速度的新时代高铁工人的缩影。

  党员劳模辈出

  2021年5月11日,唐山丰润,中车唐山公司铝合金厂。

  车间里,一节六七米长、三米多高、三米多宽的“复兴号”司机室车体,安放在一米多高的工装架上。子弹头型的铝合金车体已完成焊接、打磨,散发出银白色光泽,冷峻霸气。

  铝合金车体制造技术,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也是高铁列车制造的第一道工序。

  2004年,中车唐山公司转型打入高速动车组市场,开建铝合金车体生产线,成为我国最早研制生产时速3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的企业。

  为了开展动车组车体制造技术攻关,铝合金厂的高铁工人由中车唐山公司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张雪松带头,逐渐凝聚成一支高水平技术工人团队——张雪松劳模创新工作室。

  2008年8月1日,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我国第一列时速3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正式运营。北京到天津直达运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中国加速迈入高铁时代。

  2018年7月1日,由中车唐山公司制造的我国第一列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投入运营。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

  十几年来,中车唐山公司每一列高速动车组的车体制造和技术突破,都是由这个工作室的成员率领或参与完成的。

  他们究竟是怎样一群人?

  工作室成员、高级技师孙克安从电脑中调出一份表格,上面是工作室骨干成员的名单和基本信息。

  名单上共计32人。

  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22岁,绝大部分成员在30岁到45岁之间。这是技术工人发挥专长的黄金年龄段。

  32人全部是高级工以上职称,其中24人为高级技师或技师,部分成员除高级技师外,还同时获得了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职称。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室成员中,共产党员23人,共青团员2人,党团员人数占总人数四分之三以上。

  专业上,成员们工种不同,擅长的技术领域覆盖了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制造的方方面面。

  领衔技师是张雪松,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钳工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专攻智能制造和数控设备维修。

  核心成员7人,骨干成员24人。他们分属铝电焊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车体装配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维修电工等多个工种,承担着诸多细分领域的技术攻关。

  日常工作中,他们在相对固定的专业攻关小组,如智能制造小组、工装及数控设备维保小组、铝合金车体制造质量攻关小组、搅拌摩擦焊工艺提升小组等。若遇到“跨界”难题,又可以随时抽调成员,临时组队开展攻关。

  表格上最宽的一栏是“荣誉称号”,几乎每一个名字后面,都跟着三四项荣誉称号:

  整个工作室共有“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河北省技术能手”6人,市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15人。其余成员也大多获得过“中车劳动模范”或中车唐山公司“劳动模范”“优秀高铁工人标兵”称号。

  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优秀高铁技工,这三个身份在名单中的很多成员身上高度重合。

  这种现象并不是巧合。

  石宝岭是名单上年龄较小的成员,今年30岁。他是一名加工中心操作工,搅拌摩擦焊工艺提升小组的带头人,曾获得“中车优秀共青团员”和中车唐山公司“优秀高铁工人标兵”称号。

  2021年5月25日,石宝岭转正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说起为什么要申请入党,石宝岭说:“因为我最佩服的老技工们都是党员,我想像他们一样!”

  “金蓝领”的传承基因

  在中车唐山公司这样的企业里,工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对精湛技术的推崇和追求是共同的。很多人申请入党,起初就是因为他们身边技术最高的师傅、学习的榜样,往往都是党员。

  石宝岭的榜样是他的师父——党员、“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克安。

  孙克安的榜样,也是他的师父——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张雪松。

  张雪松的榜样,则是中车唐山公司首位“全国劳动模范”王必耕。“王师傅是公司‘金蓝领工作室模式’的开创者,虽然我是钳工,他是车工,工种不同,但他技术精湛、爱学习、爱钻研,而且极度自律,是我和很多年轻工人的精神指引。”张雪松说。

  而王必耕的榜样,则是中车唐山公司历史上的第一位工人党员——1921年入党的邓培。

  这样的红色基因传承,让中车唐山公司工人即使在企业发展最低谷的2000年前后,也没有放松对加入党组织的追求。

  如今46岁的高级技师朱宝利,是张雪松工作室的“元老”之一。他就是在2000年递交的入党申请书。

  “当时厂里传统碳钢列车订单减少,不得不给很多人放假,每月只发300元补助。但就是那一年,申请入党的工友非常多,大家都说厂里放了假,人心不能放假,咱们工人的精气神不能散。”朱宝利说。

  第二年,朱宝利如愿加入了党组织。

  2005年,中车唐山公司转型,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引进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张雪松、朱宝利、孙克安,以及公司数百名技术工人通过报名选调,进入新组建的铝合金厂,其后又被派往德国西门子公司学习,成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

  “观摩学习看似容易,回到厂里亲自上手却挑战重重。”张雪松说,“我们过去都是碳钢车体生产线上的车工、钳工、焊工,但面对铝合金型材,很多原来的‘绝活儿’都用不上了。”

  铝合金,与碳钢相比,材质轻,硬度低,易变形、开裂。而组装一辆车,铝合金型材断面就有70多种,焊接时,几毫米的微小形变随着长度不断累积,就会扩大到厘米级,最后的结果就是超出误差,无法组装。

  为了摸透铝合金的“脾气”,在同为中车唐山公司第一代“金蓝领”的肖安平带领下,张雪松他们成立了攻关小组。“成员人人是技术能手,个个是党员。”

  从一个个小截面开始,一点点试验、调整,再试验,再调整。张雪松说那个时候,大家都咬紧了牙关,“因为当时已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深知,一旦错失市场机遇,就不会再有制造第二辆车的机会了。”

  1米、2米、5米、10米……成百上千次试验后,攻关小组总结出一整套科学、实用的反变形技术参数。他们还自绘草图,自制出几十套焊接夹具、装配定位板、反变形工装卡具,形成了几十项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

  终于,2008年4月11日,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下线。

  2010年,肖安平退休,张雪松和4名工人党员接过老一辈的大旗,继续扩建团队。2013年,这一团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张雪松劳模创新工作室”。

  截至目前,工作室已经形成一支以32名核心骨干成员为主力,130余名技术能手通力合作的高铁技工团队。

  “从王必耕师傅一个点,到第一代‘金蓝领工作室’一条线,再到现在公司涌现出国家级、省级共10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经织成了一张技术创新的人才网。”张雪松说。

  在这张人才网上,又涌现出新的全国劳动模范——2010年是钳工张雪松,2015年是数控配管岗位的苏健,2020年是车辆电工张健。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做好每一道工序

  2021年5月11日上午,中车唐山铝合金厂焊接车间,强烈的弧光不时闪耀。

  39岁的铝电焊工、今年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占峰,已经手握焊枪在这样的岗位上干了十几年。

  “我家冰箱里一年四季常备冰镇饮料,不是用来喝的——有时候晚上睡觉眼睛刺痛睡不着,就拿出来盖眼睛上,冰麻了就睡着了。”陈占峰说,铝电焊工作业时虽然有面罩,但如果赶工期两人同时作业,被弧光打眼时常难以避免。

  陈占峰是中车唐山公司动车组焊接工序焊缝免检第一人。

  这个“第一”的背后,是陈占峰对焊接技术的极致追求。

  “钢印号‘010’是谁?焊得这么完美!”2017年,中车唐山公司焊缝工序评审小组的一次早会,评委们围着工件上一条800毫米的长焊缝赞叹。

  “010”,正是陈占峰的钢印号。

  陈占峰焊接的这条长焊缝,连接了车体车钩处两个最重要的部件,是整个车体最强的受力点,受位置所限,只能手工焊接。

  “有时也觉得枯燥,但这样一句肯定,让我马上来了劲头儿,想焊得更好。”陈占峰腼腆地说。

  不断创造技术奇迹的高铁工人,把追求极致用在每一个技术环节上。

  朱宝利如今是工作室铝合金车体质量制造攻关小组带头人,从2007年起,他一直负责铝合金车体最关键部位前端司机室的总装。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司机室车体变形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即便控制所有的焊缝程序都不变,焊完的车体仍然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形,导致轮廓度常常超出±2毫米的标准公差范围。”为此,朱宝利他们不得不加装反变形卡具二次校正。

  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朱宝利带着铝电焊工们,围着车体寻找影响形变的蛛丝马迹。

  终于有一天,他们注意到一个过去被忽略的细节——工厂的通风管道。

  为了减小车间内粉尘污染,沿车间内墙每隔几米都会有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通风管道,距离地面大约1米。

  “同样的温度、湿度下,离车间通风管道位置近的焊板变形程度更大一点,而这种变形在小板材中显现不出来,只有在长大板材中,形变才会积累变大。”朱宝利恍然大悟——是风速影响了焊接中惰性保护气体的浓度,间接造成了形变。

  找到原因所在,朱宝利他们经过多次试验,制定出了焊接时的风速参考标准,问题迎刃而解。

  他们还善于精打细算。

  一次,夜班赶工,由于车床刀头松动,一块20多米长的铝合金板过切了5毫米。

  “不要小看这5毫米,这意味着这块价值十几万的板材有可能就此报废。”如今,石宝岭回忆起这件事时,还会下意识地皱紧眉头。

  怎么办?“无论多晚,只要加工出现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石宝岭记得师父孙克安总是这么说。

  于是,凌晨3点,石宝岭拨通了孙克安的电话。孙克安立马赶来,他首先恢复了机器,保证天亮能够作业。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保住这块板材?

  孙克安请来工作室成员一起想办法,经过大量计算,大家决定要从后面的工序中“借”出5毫米来。

  整整4天,后续的每一道工序都重新制图,一个个部件在本就余量不多的板材上微微挪动一毫米、两毫米……就这样生生把5毫米找了回来。

  “我们车工就像裁缝,但裁的不是布料,而是坚硬、昂贵的铝合金板材,能给厂里省一点是一点。”孙克安这样对徒弟们说。

  车好每一个工件,焊好每一条焊缝,装好每一块部件……这就是新时代高铁工人的初心。

  (感谢河北省总工会对本报道的大力支持)

  本版图片均由张雪松劳模创新工作室提供。

 

责任编辑:王 宏媛
河北省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080054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