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头条 宣传信息 未 成 年 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我们的节日
要 闻 “双争”进行时 高层动向
要闻轮显 “双争”光荣榜 领导活动
图文简报 魅力唐山
他山之石 热点评论
文明视频 文明微博
专题活动 工作提示
  唐山文明网首页 > 热点·评论
[原创评论]感悟师爱
来 源:唐山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1-09-14
字体:[][][]
  在一次社会调查中,当问及“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时,答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除了“母爱”,还有“师爱”(老师的关爱)。师爱能够与母爱并列在一起,足见其尊贵。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起老师对我的关爱、呵护、理解与宽容,对师爱有了更加深切的感悟。
  过去农村学校每年各教室、办公室冬季生炉子的引柴都是靠学生们到庄稼地里去拾。1971年,我们在上初中时,却因为拾柴禾惹了“事”。当时,农村生产“以粮为纲”,秋天,高粱、玉米的“果实”被摘走后,秸杆仍长在地里,由“护秋”的人员看管着,不让拾。而学校有任务,没引柴,冬天就无法生火取暖。情急之下,我们在几个“胆大”的高年级同学的率领下,闯入了“禁区”。在我们满载而归的同时,“护秋”员领着村干部气势汹汹地找到学校,非要带走我们,到大队“坦白交代”。这时,老师挺身而出:“是我让他们去的,学生们没错,要追究责任我担着”。一场风波就这样被平息了。为了学生,牺牲自己——师爱,多么高尚、多么无私。
  我们那个时代的农村孩子,上学也读不了多少书,那个年代真正是勤工“简” 学——学生多数时间在为农村生产劳动出勤出工,学习的任务被“简化”和“简略”了。即使如此,教师仍不忘利用一切时间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1973年,我在社办高中上学时,一次给某村割青草(作牲畜饲料),劳动间隙,老师不顾劳累,坐在地头给我们解答学习中的难题。正在老师用树棍在地上边写划边讲解时,我急于提问,忘记了礼貌,竟伸出一只泥脚,指向老师写的字。为此,一个同学捅了我一下:你怎么对老师这么没礼貌?老师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笑着说:“这能怪他吗——你看他一手扶着背上的草筐子,一手拿镰刀,不用脚还能用什么?”体谅学生,“委屈”自己——师爱,何等宽容,何等博大。
  离开校门后,见到老师的机会少了,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却一如既往。一次去老家所在县城公干,午间,我的一位高中教师(后来改行搞行政)陪同我们吃饭。回到老家,心情激动,本不胜酒力的我,酒不过三巡,就“晕菜”了。有人怀疑我“耍滑头”,老师解围说:“他们家没有能喝酒的,他今天已经创纪录了。后来,他还替我喝了几杯酒。——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了。永远在牵挂,时时在呵护——师爱,这么永恒,这么持久。
  一日为师,终生为表。愿我们能能够从师爱中汲取精神,汲取营养,并使之化作决心,化作力量,激励自己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事业,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艾立起
责任编辑:陈 钢
W020200820293866486240.jpg
timg (3).jpg
111f.jpg
卢林
W020181113323896922539.jpg
张翎
微信图片_20200410112247.png
余秋雨文学十卷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河北省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080054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