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头条 宣传信息 未 成 年 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我们的节日
要 闻 “双争”进行时 高层动向
要闻轮显 “双争”光荣榜 领导活动
图文简报 魅力唐山
他山之石 热点评论
文明视频 文明微博
专题活动 工作提示
  唐山文明网首页 > 魅力唐山
小山,难以割舍的城市乡愁
来 源:唐山晚报
发表时间:2021-11-19
字体:[][][]

  一方水土一方情。唐山的“小山”,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它如同一面时代的画壁,承载着唐山商业和文化的历史轨迹,成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一代又一代老唐山人的独家记忆,和他们心中永远解不开的情结。

   

  图为唐山收藏家周同年介绍他收藏的老小山粮市街的某品牌包装纸。 

  昔日繁华商区 

  著名曲艺圣地 

  “出关入关,必站唐山;不到小山,枉来唐山。”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流传的一种说法。出生于1940年的张铎老先生如今已82岁高龄。他对小山的历史十分熟悉,在他看来,“小山”就是唐山的代名词。作为中国早期进入现代工业化的城市,唐山曾在国内赫赫有名。1881年,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在唐山建成。既而,中国最早的火车站出现在唐山。交通的便捷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张铎说:“去往火车站的必经之路叫老道口,居住在铁路南侧‘小山’区域的矿工们,上工下工都要经过老道口。渐渐地,过往行人多了起来,有人开始在小山和老道口附近摆摊,卖吃食茶水,剃头修鞋。后来,有人支起凉棚,搭建板房,成为坐商;再后来,有了小饭馆、小旅店、小戏园、说书馆,变戏法的、打把式卖艺的也来了,人称‘杂八地’。随着‘杂八地’的兴旺,一些富商豪绅开始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纷纷在此投资兴办商贸、餐饮、服务、娱乐业。20世纪30年代,富商白月亭仿照‘上海大世界’在小山最高点兴建‘小山大世界’,成为小山商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小山大世界周围陆续建起了规模档次更高的旅店、饭庄、商场、浴池、书馆、戏院……就这样,小山由‘杂八地’逐渐升级为这座工业重镇的城市繁华中心,与天津的‘劝业场’,上海的‘大世界’,北京的‘天桥’一样知名。”

  小山不仅是唐山的商业中心,更是娱乐中心,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国家二级评剧演员韩长存评价说:“小山是冀东三枝花的发祥地,是培养曲艺人才的摇篮。在这方面,堪比北京大什烂、天津南市、济南大观园、南京夫子庙。”

  韩长存从事评剧演艺事业以来,几十年如一日从未离开过剧团。他说,评剧就是从小山的永盛茶园诞生的。唐山评剧俗称唐山落子,也叫蹦蹦戏。1909年,成兆才带领京东庆春班进入永盛茶园演出莲花落,一炮打红,在唐山掀起一股落子热。此后,他们在此馆排演出很多流传百年的经典剧目,如《桃花庵》《王二姐思夫》等;中国历代评剧名家,如花淑兰、筱俊亭、韩少芸、新凤霞、金开芳等都在小山演出过。

  1917年,乐亭大鼓艺人胡少兰在唐山开辟了演出场所;20世纪前期,戚文峰、靳文然又在唐山小山扩大演出场地。1918年,滦州皮影戏进入唐山,由名髯张绳武领衔,先后在小山庆仙茶园和永盛茶园演出。

  伴随着曲艺文化的兴起,小山的文化娱乐场所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戏楼和书馆统称茶园。非遗传承人评审委员会专家刘来源回忆说:“著名的茶园有永盛、庆仙、松茂、升平、权乐、四海、万顺等戏院和书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山有书馆十多处,常年演出的艺人达百余人之多。”

   

  图为唐山工艺美术大师薄荣环介绍自己绘制的小山区域地震前街道图。 

  “你是我心中永远解不开的情结” 

  在老唐山人眼中,小山是一座桥,是一座碑,是一场梦,是一段旧时光,是青春时无所畏惧的自己,是内心深处最美好的记忆。

  说起对小山的怀念,那些记忆深处的味道最先涌入脑际,涌上舌尖。“当时大世界底下是个冰窑,里边的冰是从陡河运来的,蒙上稻草,可以保存到夏天,雪花落就是用冰窑里的冰做成的。”白月亭的后人薄荣环从小在小山长大。小时候,他最喜爱的美食是“煎闷子”和“雪花落”。让他遗憾的是,如今再也找不回当年“煎闷子”的味道,也不见了当年的“雪花落”。而让刘来源记忆犹新的往事是去小山打牙祭。“1958年的时候,烩豆腐才1毛5分钱一盘,米饭6分钱一碗。来份烩豆腐,吃上两碗米饭,总共不到3毛钱。”还有福宁街上大碗茶、东来顺的牛肉饼,九美斋的棋子烧饼……

  吃饱喝足之后,一定要看一场戏。“有卖唱的、说书的,变戏法的、耍杂活的,唱莲花落的、说大鼓书的,还有唱皮影戏的、卖古玩字画的,应有尽有,任你想看什么。”乐亭大鼓传人赵凤兰从13岁起就在小山的书馆里演出,谈起60多年前的景象十分兴奋。而在郑建中的记忆中,在天宫剧场巡回演出的唐山杂技,看10分钟才2分钱,是他儿时的最爱。

  老唐山人对小山的感情无法用言语述说。为了留住美好回忆,薄荣环把小山的每条街道、每个胡同都用电脑画了下来,街道和胡同的名字,长度和宽度,上面的建筑物一应俱全;为了抒发心中的思念,张铎写下《小山书馆》《小山把式场》《唐山市的电影院》《解放路一条街》等文章,发表在唐山劳动日报副刊上;为了给后人留下研究资料,周同年默默收集着解放前小山的文献资料、书籍报刊,只待有朝一日贡献给城市博物馆。

  怎样的热爱愿以生命来坚守?河北省非遗保护项目冀东段派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唐建文先生与万顺书场的故事让人动容。1946年,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段少舫开始在位于小山南下坡的万顺书场说书。1976年,万顺书场遭大地震毁坏,令段家人十分痛心。1989年,段少舫在文化北后街复原了万顺书场。2018年,段少舫的儿子唐建文继承母亲遗愿再次复建万顺书场。在这里,他培育年轻弟子,培养曲艺观众,倾尽所有苦苦坚守,只为百年老字号依然在,只为唐山曲艺后继有人。

   

  图为老艺术家、文艺界老前辈共聚一堂,回忆小山昔日繁华。 

  小山焕新在即,复兴在即 

  在百年历史的长河中,小山代表着唐山商业,代表着汇四海商贾、迎八方来客的干云豪气,但对唐山人来说,小山更是生活,是烟火气,是白驹过隙一去不回的年少记忆,是故里繁华时光重现的热切期盼。

  “唐山曲艺的发祥地——小山,是时候该恢复它往日的繁华了。”谈到复兴小山,大家冷静下来深入思考,纷纷建言献策。“唐山有数量庞大的评剧票友群体,如果能建一个大型场所,让票友们把活动搞起来,对传承和弘扬唐山曲艺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刘宗怙说。“复建后一定要有一处地方介绍小山历史,可以写一首《小山赋》刻在那里。”吴连喜建议。“必须把唐山的文化积淀凸显出来,可以建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博物馆,可以建一座矿工形象的城市纪念碑,可以恢复几个老字号场所和标志性景点,让年轻人感受大工业时代的唐山文明、东西合璧的洋广风情和冀东民风。”葛世林这样认为。大家畅所欲言,有一个观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唤醒老唐山记忆的同时注重文化赋能,在继承的同时注重发展,让小山成为承载唐山城市记忆的标志。”

  11月10日,“老小山”改造迎来跨越性一步,路南区原点及东部片区集中改造提升的招标公示在河北招标网上正式发布,公开招标企业参与改造。“老小山”焕新在即!“老小山”复兴在即!

  据了解,路南区将原点及东部片区改造工程作为五大片区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现唐山城市原点,传承历史文脉,重塑人文精神,这场覆盖7.22平方公里的革命性更新,开滦唐山矿、建国路市场、小山商业街,将成为唐山极具历史意义的城市坐标。

  8月10日,原点及东部片区集中改造项目指挥部成立;8月到9月,指挥部与多家知名央企开始对接;9月,实施方案基本制定;10月,招标方案基本确定,开始招商对接;11月10日,在路南区委、区政府的积极策动下,在全唐山人民的期待下,原点及东部片区改造提升项目迈进全新阶段……回首往日风貌,重现昔日繁华,小山,这份属于唐山人的独家记忆,将在我们的面前愈发清晰。

责任编辑:王 宏媛
W020200820293866486240.jpg
timg (3).jpg
111f.jpg
卢林
W020181113323896922539.jpg
张翎
微信图片_20200410112247.png
余秋雨文学十卷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河北省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08005460号